听力知识
中耳功能测试是临床听力学测试中一个重要部分,和常规的气、骨导纯音测试不一样,中耳功能测试从测试的内容看,主要有鼓室声导抗测试、声順值测试、镫骨肌反射阈值测试、咽鼓管功能测试等。从测试的原理看,现代中耳测试主要基于中耳解剖结构和性能对于声音阻抗和导纳两个方面的原理。由于中耳功能测试无需患者配合,所以在临床上,又被称为客观测试,从本质讲,和现在常用的电生理测试(脑干诱发电位和耳声发射检查等)一样,主要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客观分析,而得出诊断结论。
虽然中耳功能测试现在是一项常规普通的测试,由于测试结果并不能提供患者的听力阈值,加之操作比较复杂,其重要性常常被低估,基本局限于鼓室图和声順值测试。其实,中耳功能测试在诊断患者听力损失性质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文献显示,相当一部分临床听力测试误诊案例,和没有理解和正确掌握中耳功能测试有关。而大部分的听力学误诊表现在不能正确区分传导性听力损失和感音性神经听力损失。
在临床上,听力技师有过分依靠气、骨导差,来鉴定二者的趋势。只要没有气骨差的一定是感音性听力损失,反之,一定是传导性听力损失。但是,听力学的基础告诉我们,由于听力级基于平均值的特点,在现实中,即使是听力正常的人的气、骨阈值也很避免没有差别。从理论上讲,只有不到50%的正常人的骨导和气导阈值才能完全一致;而从临床上看,其实只有不到30%的人的气、骨阈值可能一致,其余70%常人的气骨差值大约在5-20dB之间。想不到吧?更难以现象的是,如果用四个频率平均纯音阈值计算的话,真正符合0dB气骨差的正常人居然不到2%!换言之,至少90%的人会有超过15 dB气骨差,如果测试这些人的中耳功能,他们没有任何传导性障碍,完全是测试本身的原因。
正因为如此,中耳功能测试越发重要,起到相互比较和印证的作用。一般讲,任何纯音阈值出现有15dB的气、骨差,或者骨、气差时,必须用中耳功能测试的结果来甄别,确定是否患者有骨导障碍。
目前在临床上,能提供全面中耳功能分析的仪器不少,从测试功能的覆盖面和使用便捷程度来看,GSI中耳分析仪具有明显优势,尤其以GSI TympStar见长。在测试鼓室压图时,由于GSI TympStar不仅能用226Hz,这个传统低频的探头纯音来测试鼓室压图,还能利用678Hz和1000Hz两种不同的探头纯音,完成双阻分鼓室压测量。这对于测试婴幼儿的中耳功能非常重要。我们知道,传统的低频探头纯音在诊断7个月以上儿童是否患中耳炎,具有很好效果,但是由于6个月以下小儿的外耳和中耳尚在发育,低频探头纯音的敏感度较差;相比之下,1000Hz的探头纯音对于测试这些小儿则更有效。同时,多频率鼓室压测量可以对鼓膜完整的中耳病变提供更有利的诊断证据,结合纯音气、骨导测试的结果,方能保证诊断的准确性。因此,是否具有多频率探头测试能力是选择临床中耳分析仪的一个主要条件。
完整的镫骨肌声反射测试也是GSI TympStar的另一重要特点:能提供从250Hz到4000Hz五个频率的单侧和对侧声反射测试,除了使用短纯音外,还能提供多种滤波噪音以及脉冲信号,不仅有助于鉴别听力损失的性质(传导性和感音性神经),配之以声反射衰减测试的结果,还能进一步鉴别是否有任何蜗后病变。
中国听力学网(www.chineseaudiology.com)总编汉东声先生解释说,中耳功能测试是一项听力技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巧,熟练应用像GSI TympStar这种现代化的中耳分析仪,能大大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需要指出,GSI中耳分析仪一个最重要也是最简单的功能是,在测试时,一旦中耳密封后,无论切换到那一项中耳测试项目,听力技师无需重新调整中耳压力和声顺峰值;这样,大大缩短了测试时间,简化测试步骤,从而保证测试的一致性。另外,由于GSI TympStar具有的“即测即存”的软件功能,医生可以随时调出多达26项测试结果,供分析用。
简而言之,中耳功能分析不仅是发现是否有中耳病变,更重要的是作为临床测试一个重要部分,能起到相互印证和交叉判断的作用。所以,在临床测试中,我们应该重视中耳分析,充分利用中耳测试结果,综合纯音气骨导数据、病史、言语测试等结果,最后来判定患者是否真正有骨导问题,而不是简单依靠气骨差便匆匆下结论。
——转载自网络